美债闪崩美股创新高
一边呢,美国国债这破事儿,那场面可真是够呛,得追溯到1970年代了。有些长期国债的市值直接跌了快一半,连“借给美国政府肯定没问题”这种想法都被打得稀巴烂。
另一边呢,标普500指数还挺牛的,一路往上冲,都快到4800点了,这历史最高位眼看就要碰到了。你看那边中东战火越烧越旺,这边美国政府印钞票都快印冒烟了,但它好像完全不当回事儿一样,照样涨。
达利欧罕见对美国发出警告
就连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都很少出来表态,这次他都坐不住了:“美国经济现在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,这次的乱局比2008年还要危险!”
这背后的情况简直太诡异了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其实啊,这里面有三个问题特别扎心:债券会不会崩得比大家想象的还快?现在冲进股市还能不能赚到钱?普通人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在这一场风暴里保住自己的钱袋子呢?
美国通胀“退烧”背后:能源降价成主因
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数据显示,5月份物价只是环比涨了0.1%,年通胀率降到了2.4%,比大家之前预想的2.6%还要低。
乍一看,这好像是个通胀“退烧”的好消息啊。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,这主要是因为能源价格帮了大忙——汽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环比跌了1%,直接把整体数据拉下来了。
警惕!美国通胀可能死灰复燃
不过房租这事儿真是让人有点泄气:虽然同比涨幅降到了 3.9%,这是从 202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了,但一线城市的两居室月租中位数还是超过了 2500 美元,这让很多年轻人直喊“太贵了,住不起”。
华尔街那些分析师也开始敲响警钟了:企业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囤积原材料了,像某个零售巨头的财报就显示,它的库存比去年同期猛增了 37%,这都是为了避开新关税的影响。
高盛那边也发话了:“现在物价看起来挺稳的,但这只是表面现象。”报告里说,“等到囤积的货卖得差不多了,关税带来的进口商品涨价就会一下子冒出来,可能会把 CPI 再推高一个点。”
美国银行业受伤惨重
更关键的是这个核心PCE——就是去掉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胀数据,5月份的数据是稳稳地停留在2.8%,连续六个月超过了美联储2%的目标。这就说明啊,通胀压力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换了个形式。
你看啊,美联储把基准利率提到了5.25%-5.5%,结果新发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飙到4.8%了。那谁还愿意花100美元去买那种每年只能拿2%利息的老债券呢?
答案当然是没人愿意。这就导致银行手里的那些老债券的账面价值一下子缩水了——数据显示,美国银行业因为这些债券已经亏了6200亿美元,这可比硅谷银行破产时的亏损规模大了整整12倍啊!
美国银行纷纷“躺平”不卖债券了
一位投行的高管私下说:“现在要是还有人敢卖债券,那可就真成了下一个硅谷银行了,直接就炸锅了。”他还说,“银行现在也只能把债券锁在保险箱里,装作亏钱的事儿没发生似的。”
要知道,美国国债以前可是被称为“无风险利率标杆”呢。但现在,30年期的美国国债价格比2020年的最高点跌了整整一半,这跌幅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。
美国国债的死结
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新的国债,财政部不得不把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提高到了5.2%。但这样一来,美国政府每年要支付的债务利息就超过了1万亿美元。在2024年的美国联邦预算里,利息支出已经超过了国防预算,成了仅次于社会保障的第二大开支项目。更糟糕的是,这还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:
投资者要更高的利息→政府就得发行更多的债券→印钞来付利息→美元的信用开始贬值→投资者更加害怕了→然后又要更高的利息。
这就像是个死结,越挣扎反而缠得越紧。
对冲基金大佬们的豪赌
现在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52万亿美元,比美国国债市场(34万亿美元)还要高一半呢!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,也就是股市市值比国债还高的情况,还是在1973年滞胀危机爆发之前。
有些对冲基金就看准了这个机会,开始抄底美债,觉得这是“二十年才有的低估好机会”。不过呢,他们要想赚到钱,得押对两件事:一是中美之间的关税别再继续加码了;二是中东地区的局势不能让石油供应中断。摩根士丹利就提醒说:“要是沙特增加石油产量没达到大家的预期,油价可能涨到每桶120美元以上,到时候美债的收益率可能会飙升到6%。到时候那些抄底的人可就惨了,成了‘接盘侠’。”
总之,这些基金大佬们是在赌未来的世界经济走向,风险可不小啊!
美联储议息会议:等等看
美联储6月份的那个点阵图说了啊,今年接下来还有4次议息会议,那这里面最多就一次降息,降25个基点的样子,而且要是真降的话,最早也得等到9月份。
然后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直接说了:“我们现在就是得等等看,看看关税到底对物价有多大的影响,再看看中东那边的局势会不会把供应链给搞断了。”
美联储“泼冷水报告”:美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
美联储最近公布的《经济预测摘要》简直可以叫“泼冷水报告”了:
首先,关于通胀目标,他们说核心PCE要回到2%,最早也得等到2027年,这比之前预估的时间推迟了整整18个月。
然后是经济增长预期,把2026年的GDP增速从2.1%下调到了1.6%,已经快接近衰退的警戒线了。
还有利率方面,预计到2027年底,联邦基金利率还会保持在3.4%,这可比2020年的0.25%高多了。
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三年,美国经济可能就要进入“高利率+低增长”的新常态了。之前市场上那种想着“快速降息来救市”的幻想,算是彻底破灭了。
美国如何摆脱财政悬崖
要解决这个难题,理论上就三条路:一是把联邦税率从21%提高到35%;二是削减20%的政府开支;三是强行压低国债利率。但实际上呢:
想加税?国会两党争论了三年,愣是没通过。
要砍开支?社保和医保占了一半多,稍微动一下,就相当于政治上自毁前程。
想压低利率?除非再启动QE印钱,可那样的话,美元就真成“废纸”了。
大佬们的逆向投资思维
看看大佬们都是怎么投资的,就能看出点门道了:
澳洲的投资大佬们喜欢把钱分散投,其中30%都放在房产上,特别是悉尼和墨尔本这些地方的房子,抗跌能力特别强。而美国的大佬们呢,则是按照“30%标普500指数基金+20%比特币+15%黄金+35%现金类资产”这样的比例来布局。
他们还很注意避免投资上的关联性问题,专门挑那些跟股票和债券市场关系不大的资产去投。
达利欧也在最新的报告里提醒大家:现在要是还想着赚超过10%的收益率,那就是玩火自焚。他说,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现在的金融市场就像玩“金融版俄罗斯轮盘赌”,美国国债崩了,股市也飘忽不定,通胀还藏着雷。不过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,不管市场怎么变,那些能熬过牛市和熊市的人,都是保持头脑清醒的聪明人。
万隆优配-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-配资门户平台官网-炒股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