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顺八年(英宗朱祁镇第二次登基后的年号)十二月,年仅38岁的英宗因病卧床,仅一个月后便无法亲自上朝。他决定让太子朱见深代替自己处理朝政事务。及至正月十六日,英宗深知自己病重,命不久矣,便召集内阁重臣和身边近侍来到床前,开始拟定遗诏。
对于英宗来说,太子朱见深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,而且已经成婚,太子妃吴氏是英宗亲自挑选的,她贵气庄重,足以胜任母仪天下的角色。而且朝中的臣子们对太子忠心耿耿,一定会辅助他顺利登基。英宗唯一放不下的,便是自己的皇后钱氏。活着时他能保护钱皇后无忧,但若自己去世后,谁来保护她?特别是在自己复位时,有人曾建议废除钱皇后的皇后之位,这让英宗愈发心生忧虑。原本他想着能与钱皇后共同白头到老,却没料到自己年仅38岁便已经精疲力竭。
他心中还惦记着太子生母周皇贵妃的心情,担心她会在自己去世后作乱,尤其是有可能以“孝道”对钱皇后造成困扰。临终时,英宗做出了最大的努力,留下遗诏,尽力保护妻子。遗诏共包含四条,除了第一条明确规定“太子朱见深继位”外,另外三条全都与钱皇后相关:
展开剩余84%“皇后名位素定,应尽孝尽责,终天不改。”
“不要将妃嫔与皇后一起殉葬。”
“钱皇后千秋万岁后,和我共同葬于一陵。”
此时的明朝,已经取消了祖先恢复殉葬制度,英宗敢于违背祖训,取消殉葬,正是因为他对钱皇后无比担心。钱皇后虽无子嗣,按照传统应当殉葬,但英宗不希望妻子遭此厄运。
然而,尽管英宗在遗诏中尽力安排好一切,他依旧不放心,特别是担心周皇贵妃在太子即位后会因为“孝道”影响对钱皇后的态度。临终前,英宗紧握顾命大臣李贤的手,屡次叮嘱:“钱皇后去世后,一定要与我同葬。”
那么,钱皇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,能让英宗一生痴情,临终都放不下她呢?
钱皇后出生于靖难功臣世家。她的曾祖父钱整曾为燕山三护卫的副千户,在洪武年间忠诚侍奉燕王朱棣;她的祖父钱通历任金吾右卫指挥使,被封为昭勇将军;父亲钱贵承承袭家族世职,多次随永乐帝和宣宗征战,最终升为都指挥佥事。家族的忠诚和显赫使得钱氏家族名声显赫。正统七年,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,成为英宗朱祁镇的皇后。
英宗与钱氏的大婚可谓盛大。作为在位时举行的大婚,英宗与钱氏的婚礼不同于其他帝王,前五位皇帝大婚都是在登基前就已经成婚。英宗与钱氏的婚礼意义非凡,尤其是在他自己亲自挑选皇后之后,婚姻更显特殊。那一年,钱氏才16岁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钱氏并非英宗亲自挑选的女子,但他深深为她所倾倒,夫妻二人感情深厚。婚后的日子里,两人和谐如琴瑟,尽管钱氏的家族背景并未使她立刻成为英宗的亲信,但她的谦逊和高贵的品格深深打动了英宗。
虽然钱氏家族地位并不高,英宗本打算效仿父亲宣宗的做法,给钱氏家族加封爵位,以提升她们的地位。但钱氏并未因此而感到荣幸,而是以大义拒绝,认为如此会损害英宗的名声。英宗一度觉得钱氏太过谦虚,然而随着再三提及,钱氏始终婉拒,英宗这才明白她的心思,反而越发尊敬她。
作为一国之君的妻子,钱氏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女人。英宗有着众多妃嫔,但钱氏心胸宽广,从不干涉他与其他妃嫔的关系。在她的宽容下,英宗的后宫一直有妃嫔怀孕生子,唯独钱氏却未能有孕。
实际上,英宗的父亲宣宗曾因无子废掉原配皇后胡善祥,这让英宗担心,自己是否会像父亲一样,因未能为皇帝生下皇子而废除钱皇后。然而,英宗始终深深爱着自己的发妻,即使钱氏一直未能生育,也没有废除她的想法。
按照明朝的祖训,“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”,英宗未立长子朱见深为太子,原本是想等妻子怀孕,生下嫡子。但命运弄人,钱氏未能怀孕,英宗便先立朱见深为太子。岂料,英宗在正统十四年却被瓦剌人俘虏,钱皇后为丈夫祈祷,承受了极大的精神折磨。
面对英宗被俘,钱氏不仅未曾离弃,反而日夜为丈夫祈福。期间,她丧失了一只眼睛,瘸了一条腿,却始终未曾接受医治,决心用这些身体的痛苦换回丈夫的安宁。最终,英宗被放回,但他的皇位已经由弟弟朱祁钰篡夺,钱氏再也不是皇后,只能在南宫度日。
虽然生活艰难,钱皇后始终未曾抱怨,她陪伴英宗度过了七年的囚禁岁月。在英宗重获自由后,钱氏依旧坚守自己的位置,虽然身体早已不再如初,英宗仍然没有放弃她。
随着时间推移,英宗开始重视对钱皇后的照顾,然而,周皇贵妃心有不甘,她凭借自己儿子的身份,试图重新夺回皇后的地位。面对周皇贵妃的步步紧逼,钱皇后并未反抗,她只是默默忍受,直到英宗去世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隆优配-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-配资门户平台官网-炒股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